云飞百科

云飞百科

鱼朝恩这是老虎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是皇帝一手培养... 鱼朝恩的养子

历史常识 0

唐朝时的两个大宦官鱼朝恩、李辅国,他们的名字是不是皇帝赐名的?

鱼朝恩:唐朝的擅权宦官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最后被宰相元载设计缢死。鱼朝恩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宦官的实力,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缺亩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伏棚森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人刺杀身亡。追赠太傅,谥号为丑。

鱼朝恩大概要么自己改名,要么其他人赐名,若是皇帝赐名应该和李辅国一样,在史书上直接写出来。和橘

文言文对译

1. 文言文翻译,最好字字对译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唁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选自新唐书 郭子仪传,译文如下:

郭子仪对上忠诚,对手下宽容,奖赏与惩罚一定言而有信。他遭到受宠的大臣程元振和鱼朝恩的进谗污蔑,当时时局多忧患,郭子仪手握兵权身处朝外,然而圣旨一到,当天就会上路,无丝毫的犹豫观望,所以奸臣的谗言离间不能奏效。郭子仪击破吐蕃灵州的时候,鱼朝恩举哪棚派人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没有盗到钱财。后来郭子仪从泾阳来朝见皇上,朝廷内外都担心郭子仪会怀怒生变。等到见了皇上,皇帝先安慰他,他当即大哭道:“我长期主管军队,没能禁止士卒毁坏别人的坟墓,现在别人就先挖开了我家的祖坟,这是上天的谴责,不是人为的灾患啊!”鱼朝恩又曾经约郭子仪见面商谈修工事,元载派人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的军容阵势对他不利。郭子仪的部下穿着贴身铠甲要跟从一起去,郭子仪没有答应。只带着十几个家僮前往。鱼朝恩说:“你带的人马怎么这么少呢?”郭子仪把听到的鱼朝恩要加害自己的传闻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流下眼泪说:“若不是你这样的忠厚长者,怎么会不产生怀疑呢!”——完全自译

李灵耀割据汴州,公有和私有财物的通过一概都阻断截留,郭子仪封存的钱物经过他管辖的地区,李灵耀不敢截留,下令带兵护卫送出境。

2. 八上文言文对译

原文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缓旁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原文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通“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正则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己。是故⒀谋闭而不兴(xīng),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 ***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抚育自己的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

3. 帮我找一句文言文,要对译

你给的句子不准确,有疏漏。原文

惔弟恽,字文畅,少有志行。好学,善尺牍。与陈郡谢瀹邻居,深见友爱。

瀹曰:“宅南柳郎,可为表仪。”初,宋时有嵇元荣、羊盖者,并善琴,云传戴

安道法。恽从之学,恽特穷其妙。齐竟陵王子良闻而引为法曹行参军,唯与王

暕、陆果善。每叹曰:“暕虽名家,犹恐累我也。”雅被子良赏狎。子良尝

置酒后园,有晋太傅谢安鸣琴在侧,援以授恽,恽弹为雅弄。子良曰:“卿巧越

嵇心,妙臻羊体,良质美手,信在今夜。岂止当今称奇,亦可追踪古烈。”为太

子洗马,父忧去官,著《述先颂》,申其罔极之心,文甚哀丽。后试守鄱阳相,

听吏属得尽三年丧礼,署之文教,百姓称焉。还除骠骑从事中郎。梁武帝至建邺,

恽候谒石头,以为征东府司马。上笺请城平之日,先收图籍,及遵汉高宽大之义。

帝从之。徙为相国右司马。天监元年,除长兼侍中,与仆射沈约等共定新律。

恽立性贞素,以贵公子早有令名,少工篇什,

为诗云:“亭皋木叶下,垅首

秋云飞。”琅邪王融见而嗟赏,因书斋壁及所执白团扇。武帝与宴,必诏恽赋诗。

尝和武帝《登景阳楼篇》云:“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

风游。”深见赏美,当时咸共称传。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秘书监,右卫将

军。再为吴兴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于郡感疾,自陈解任。父老千余人拜

表陈请,事未施行,卒。

初,恽父世隆弹琴,为士流第一,恽每奏其父曲,常感思。复变体备写古曲。

尝赋诗未就,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

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

琴自于此。恽常以今声转弃古法。乃著《清调论》,具有条流。齐竟陵王尝宿晏,

明旦将朝,见恽投壶枭不绝,停舆久之,进见遂晚。齐武帝迟之,王以实对。武

帝复使为之,赐绢二十匹。尝与琅邪王瞻博射,嫌其皮阔,乃摘梅帖乌珠之上,

发必命中,观者惊骇。梁武帝好奕棋,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

其优劣,为《棋品》三卷。恽为第二焉。帝谓周舍曰:“吾闻君子不可求备,至

如柳恽,可谓具美。分其才艺,足了十人。”恽著《十杖龟经》。性好医术,尽

其精妙。

立性:修身养性成为。。。。的性格

令名:非常大的名声,显著的名声

篇什:诗赋

坐:因为

两句的翻译如下

柳恽性格纯贞雅素,因为是贵公子很早就有名声,小时候研究学习诗赋;

柳恽曾经写诗还没写好的时候,拿着笔轻敲琴,因为有客人在身旁穿过,柳恽拿着笔敲击琴弦

4. 古文翻译的古文直译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

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原文: 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1)原文:无适小国, 将不女容焉 。

(《郑杀申侯以说于齐》)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2)原文: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宋·蒋捷《一剪梅》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3)原文: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对译:邴夏驾车给齐侯 。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4)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

(《晋灵公不君》)对译: 晋侯饮赵盾酒。调整: 晋侯使赵盾饮酒。

(5)原文: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对译:先生不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

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

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原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衰落,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原文: 三而竭 。(《曹刿论战》)对译:第三次 便泄尽了。

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

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

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 。(《中山狼传》)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1)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 庄公及公叔段。

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2)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3)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5. 起之为将文言文 对译 带解释

《起之为将》

起①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②,行不骑乘,亲裹③赢粮④,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⑤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⑥,遂死于敌。吴公今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

①起:吴起,军事家。②设席:铺设柔软的垫褥。③裹:背。④赢粮:多余的粮食。⑤病疽:害着恶性的毒疮。⑥不旋踵:脚跟不向后转,即奋勇冲杀。

[译文]

吴起作为一个将领,他的饮食与衣着,全都跟士卒中最下级的相同。晚上睡觉的地方,不加铺盖,行军的时候,不骑马乘车,亲自背粮食,一切都跟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中有长皮肤肿烂病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脓汁。这个士兵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旁人不解的问:“你的儿子,只是一个兵卒,而贵为上将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溃疮的脓汁,你为何反而哭起来了呢?”那名士兵的母亲解释说:“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往年吴公也曾为我的孩子的父亲吸过脓疮,孩子父亲为报答他恩德,在战场上,格外卖力杀敌,结果就战死在沙场上了。而今,吴公又为他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这孩子又会为他卖命战死在哪里了。想到这点,所以我禁不住要哭出来了。”

6. 怎样写文言文的四行对译求解答

精华答案ˇωǒ”洪丹5级2008-09-30所谓“四行对译法”,就是对译时分为四个步骤并用分四行书写的格式。第一行抄录原文;第二行在原文每个词的下面(一定以此为单位,单音词、复音词均如此)画一竖写的破折号,表示特注解;第三行以词为单位对准第二行的破折号作出准确的解释(凡多义词要注意选择适合于所在句子的意思);第四行根据第三行的注释,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该调则调,写成通顺的话。这样的四个步骤,可以简称为一抄,二画,三注,四通。

例如:在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划着船沿着一条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7. 古文四行对译法

所谓“四行对译法”,就是对译时分为四个步骤并采用分四行书写的格式。第一行抄录原文;第二行在原文每个词的下面(一定以词为单位,单音词、复音词均如此)画一竖写的破折号,表示注解;第三行以词为单位对准第二行的破折号作出准确的注释(要提示学生:凡多义词要注意选择适合于所在句子的意思);第四行根据第三行的注释,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该调则调,写成通顺的话。这样的四个步骤,可以简称为一抄,二画,三注,四通。例如:

有一天,他划着船沿着一条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8. 有没有八个字的成语故事的文言文对译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故事赵充国,是西汉时代的上封人。有一次他奉汉宣帝的命令去西北地区平定叛乱。到了那里.一看形势,叛军的力量较大,但军心不齐。他就决定采取招抚的办法,避免兵士遭受重大的伤亡。经过他的努力,果然有一万多叛军前来投诚。赵充国便打算撤回骑兵,只留一小部分部队开垦土地,等待叛军全部归顺。可是还未等到他把情况上报皇帝,皇帝却已下达了限时全面攻击叛军的命令。经过再三考虑,赵充国决走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打算去做招抚叛军的工作。赵充国的儿子赵卯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派人劝他父亲接受命令,省得因违抗皇帝命令而遭杀身之祸。反正是皇帝命令出兵,打胜仗还是打败仗,都由皇帝主要负责。事实也确实如此。赵充国曾向皇帝建议让酒泉大守辛武贤去驻守西北边境,但皇帝却采纳了丞相、御史们的建议,派了不懂军事的义渠安国带兵,结果被匈奴人杀得大败。有一年,金城、涅中粮食大丰收,谷子的价钱很便宜。赵充国向皇帝建议收购三百万石谷子存起来,那么边境上的那些人见到军队的粮食充裕人心归顺,他们想叛变也不敢动了。可是后来耿中丞只向皇帝申请买一百万石,皇帝又只批四十万石,义渠安国又轻易地耗费了二十万石。正由于做错了这两件事,才发生了这样大的动乱。赵充国想到这些,深深地叹了口气说:“真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啊!如今战事未停,危机四伏,我一定要用生命来坚持我的正确主张,替皇帝扭转这个局面。我想,明达的皇帝是可以对他讲真心话的。”于是赵充国把他撤兵、屯田的设想奏报皇帝,宣帝接受了他的主张,最后招抚了叛军,达到了安邦定国的结果。

再造大唐的一代功臣郭子仪在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能善终?

郭子仪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武将,他还是个超级厉害的政治家,深谙政治斗争的规则。

在中国历史上,为臣为将,有善始者,有善终者,善始者多,善终者烧。而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则更是少之又少。

为何?

从客观上看,这是封建制度的痼疾(家天下,人治问题)使然,从主观上讲,是缘于人性的丑陋和自身素质能力的不足。

郭子仪一生服务了四代帝王,所谓伴君如伴虎,跟四个老虎呆了漏旁扒四十年,其风险指数和技术含量可谓相当之高,但郭子仪却始终大旗不倒,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复杂的官场,想要保命,第一个要搞好关系的就是皇帝。安史之乱后,大唐第一功臣郭子仪已经是汾阳王了,手握重兵,成为了皇帝十分忌惮的人物,那么郭子仪是如何处理自己跟皇帝之间的关系呢?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件小事看出郭子仪高超政治才能:

郭子仪在汾州主政时,曾向华昂地上表弹劾一个小县官,可是皇帝的批复迟迟未能到达,郭子仪的下属,判官张昙跟同僚聊天时就说,凭郭令公的功勋和品德,而请求处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却受到百般阻挠,这说明宰相太不知体统了()当时处分官员要经过宰相)。

当然,张返昌昙这么说,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其实是皇帝不批,皇帝要批,宰相那里是不太可能有多杀奥阻挠的。张昙当然不能直接指责皇帝,所以只能拿宰相说事。

郭子仪是人杰中的人杰,他又何尝不知。当郭子仪听到这个事情后《张昙的吐槽》,便对手下官吏说:“自从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地方军事长官皆持姑息态度(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唐廷中央依靠的是节度使打节度使的模式,所以导致安史之乱后地方上节度使的数量比唐玄宗时多了好几倍,朝廷当然不能太得罪这些个节度使,搞不好他们串联一下再来一次安史之乱咋整?)他们有所求的,没有得不到的。因此,地方军事长官大多骄横不法,使朝廷心存顾忌,所以才导致求无不得的局面。现在我弹劾一个属官,皇帝迟迟不批下来,不过是我的请求不合皇帝的意思。华昂地对我亲信恩重,不把我卡按成一般武臣,诸位应该祝贺我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看看人家老郭的情商,这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么?

当然,老郭话虽然说得那么漂亮,实际上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处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皇帝竟不批,这说明什么,这恰恰说明皇帝拿郭子仪当外人,不信任他呀。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对地方节度使的要求大多批准,为什么偏偏就卡在了郭子仪这里呢?实际上,皇帝这么干,其实有好几个意思。

其一,试探看看看手握重兵的郭子仪有无二心,二是警醒的意思,你郭子仪虽然手握重兵,但也不能为所欲为,最终决定权,包括你郭子仪的去留还是掌握在皇帝我的手中。三是杀鸡儆猴,借此来教育警戒其他地方大员,你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郭子仪我都可以不给面子,何况他人。

这里面最值得玩味的是,皇帝的批复迟迟未能下达,只是迟迟未批,而不是不批。

其实皇帝也是两手准备,如果经过试探,郭子仪真的怒发冲冠,那么皇帝就可以用工作繁忙来搪塞,并且立马做出批复,来安抚郭子仪。当然之后就会使各种防不胜防的一些折腾你的大小动作。如此一来,郭子仪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可能就要重蹈战火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所以郭子仪才冷静以对,并在与皇帝的权力游戏中占得先机。

与宦官的关系

不得不说,自唐肃宗成为天子以后,大唐中枢一股新兴的力量正在崛起,这就是宦官集团,比如历史上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李辅国,也就是那个把从成都回来的唐玄宗撵到“冷宫”,把启扰高力士挤走的大大宦官。

这位大佬可不得了,简直是权倾朝野,而他能够大权在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个大靠山,也就是肃宗的皇后张良娣,肃宗这个人还是比较怕老婆的,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纵容李辅国。

当然,安史之乱平定,郭子仪成为再造社稷的大唐第一功臣时,肃宗已经去见李世民了,而自以为在张皇后阴谋废立太子李豫过程中有功的李辅国,在李豫成为皇帝后,日益骄横,没过一年,就被唐代宗(李豫)夺了兵权,后来还派人把他暗杀掉了。

这一时期,最厉害的宦官是鱼朝恩。这位唐肃宗的亲信可不得了,唐代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动辄废立皇帝的局面,就是从他开始的,当然不是说鱼朝恩废立过皇帝,而是说,鱼朝恩在代宗朝掌握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本来是西北的戍边队伍,后来因为安史之乱走进了长安,成为了鱼朝恩所掌握的力量,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神策军。

在肃宗朝,鱼朝恩无论是在权势上还是地位上都不如李辅国,但到了代宗朝,鱼朝恩凭借一件功劳,彻底掌握了神策军,成为了代宗的宠臣。这件功劳,就是发生在安史之乱彻底平定的这一年,公元763年,吐蕃军进犯泾州,不久逼近京师,唐代宗出逃陕州,当时禁军离散,仓卒之际,一时难以召集,鱼朝恩率驻陕州军和神策军奉迎,军威大振,因此唐代宗对鱼朝恩倍加宠信。

而对于在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的郭子仪,十分嫉妒,所以屡次进谗言,早在肃宗时,鱼朝恩就把相州之败归咎于郭子仪,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不久就把郭子仪调到了京师,解除了他的职务。

到了代宗朝,鱼朝恩成为了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专典神策军。一朝得势的鱼朝恩,对郭子仪依然十分妒忌,并且在代宗面前极尽中伤诽谤。公元767年,郭子仪的父亲坟墓被人盗挖。对此,长安城里闹得沸沸扬扬,朝内也议论纷纷,多数人认为此次盗墓并非为了图财,纯粹是为了泄愤。

那么,谁是幕后主使呢?

多数人传言这个人就是执掌神策军的鱼朝恩。

代宗也听到了这些传言,他深知祖坟对一个家庭或者家族意味着什么,祖坟在中国人眼中可是精神图腾,掘人祖坟无疑于掘人命根,可以说对人最大的侮辱和报复。

当时郭子仪是朝中重臣,且重兵再握,为了给郭子仪一个交代,代宗便想把这件事情进行彻底的调查。鱼朝恩得知后,慌了。

几天之后,郭子仪从奉天战场赶了回来,得知父坟被掘,他十分悲恸,也知道此事必然是鱼朝恩这个阉狗干的。但他知道,此事的两个当事人,一个是手握重兵,天下所倚的自己,一个是恩宠无比,正红的发紫,且掌神策军的当红大宦官,如果为了这个事情闹起来,不但给代宗出了一道难题,而且也必将影响中兴大计和国家安定。

出于此种考虑,郭子仪流着眼泪跟代宗说:“臣长期领兵,不能有效约束部分士卒的暴行,以至盗坟挖墓的事情屡又发发生。臣今日遇到这种事情,只能说是天谴,老天报应,与任何人无关。”

老郭厉害啊,这种奇耻大辱都能忍,真的是相忍为国啊,这件事情后,直到鱼朝恩倒台,就再也没有找过郭子仪的麻烦。不过,鱼朝恩三年之后,就被代宗干掉了,所以说,代宗才是一个狠角色!

与小人们的关系

御史中丞卢杞是卢奕的儿子,他相貌丑陋,却能言善辩,唐德宗(唐代宗的儿子,不得不说郭子仪真的能活啊,他一生活了84岁)很喜欢他。后来德宗提升卢杞为御史大夫,兼任京畿观察使。

以前,郭子仪每次会见宾客,姬妾总是不离身边。为什么要这样?郭子仪用心良苦,无非是想借此传递给皇帝一个信号,即郭子仪沉溺于酒色,胸无大志,不想也不可能像自己打的儿子郭暧所说的那样做天子。

有一次,卢杞因郭子仪患病而前往郭宅问候,郭子仪知悉后,当即将随侍的姬妾悉数屏退,只剩自己一人接待卢杞。

事后有人问老郭为什么要这么做,老郭这么说:“卢杞颜值低得可怕啊,而他又是一个心底险恶,睚眦必报的人。女人见了他那副尊容,必定会发笑,果真如此,倘若以后卢杞得志了,我们家可惨了!”

不久之后,卢杞作了宰相,凡是过去看不起他的人,得罪过他的,不是被免职,就是被杀掉抄家,无一幸免,只有对郭子仪全家他高看一眼,即便是郭家稍稍有些不合法度的事情,他还帮着打圆场。

综上,郭子仪之所以能始终大旗不倒,除了有智慧、胆识和善做有心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遇到了一个相对易于生存的时代,也就是唐中后期。此时大唐节度使到处开花,像他这样有兵权的地方大佬好几十个,边远一些的边镇动不动就造反要挟中央谋求利益,权力中枢早已经无法控制这种局面,所以皇帝无力也不敢过分折腾下属,尤其是像郭子仪这种能力超强,且又谨小慎微比较忠心的人。当然,除此之外,善待工作、善待敌人也是郭子仪始终不倒的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