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百科

云飞百科

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 湖南常德桃花源美篇

历史常识 0

湖南常德桃花节的来由是什么?

桃花源这个名胜古迹,神洲大地家喻户晓,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环球之内尽人皆知.久负盛名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有关"桃源山"条目的解释中明确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	  湖南常德桃花源美篇

公元前2000多年,桃花源风景区在三一九国道境内,风景幽寂,林壑优美.据传说,上古唐尧时,善卷先生由中原南下,隐居在与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不足百里的今常德德山,这位虞舜以天下相让而受德高望重隐者,给湘沅之地带来了中原文化,人们把他隐居的山称为"德山",因而民间流传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说.善卷先生晚年经桃花源到溆浦,寓居庐峰山,后又移居大酉山,常往来于两地,影响和教育两地人民.

夏,商两代,这里属百濮.同朝时,周成王大封诸侯,封熊绎为楚子.楚国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称.楚国处于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开拓疆土.于是楚子侵占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春秋后期,楚平王(公元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县境内筑了采菱城.从发掘出的采菱城遗址来看,桃花源这一带虽属南荒,但开发较早,文化相当发达.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初封于武陵,曾把这一带治理成礼仪之邦.加之物腴粮丰,桃花源这一带后来便成秦时避难场所.公元前3世纪,伟大有爱国诗人楚三闾大夫屈原被除顷襄王流放于江南,他又步善卷的后尘,在沅江一带流浪很久."乘令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涉江>),"沅有芷兮澧有兰"(<离骚>),这些名句都是他在沅水生活的写照.他从枉渚(德山)出发,溯沅江经桃花源至辰阳,最后入溆浦居留了很久.现在常德还有以他的官职命名的"三闾桥","三闾巷".他继承和发展了楚文化,在长期流野亮放生涯中,到处行呤,创造了骚体文学,上承国风雅昌蠢颂,下吸楚风民谣,独树一帜,成为南方文学之祖和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花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辖13个县,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阳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临沅县境内,当时叫乌头村.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特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曾驻军乌头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马援石室"以及他曾设帐蓬的"营盘洲".他的将士曾患瘟疫,当地老百姓献"三生汤"(即擂茶)为将士治愈瘟疫,因而桃花源这一带,留下关于擂茶的传说和以擂茶待客人的习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后两年,即东汉建武帝二十六年,从临沅县中析置沅南县,禁属武陵郡,桃花源属沅南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桃花源均属武陵郡沅南县.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晋代(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5世纪初),桃花源这处山水风光地便开始有了建筑.明陈洪谟编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载:桃源观,晋人建."道观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树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缤纷,美不胜收之处.南北朝宋初二年(公元421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千古杰作<桃花源诗并序>,他用浪漫主义的大手笔构造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丰衣足食,怡然自乐的理想王国--桃花源,反映了人民群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暗社会的抗议.陶渊明从小受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民寡民"的思想的影子.陶渊明继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风",<桃花源诗并序>问世之后,石破天机,使桃花源声名大起,现实中的桃源山,桃源观,桃花山,桃川宫(即桃源山滨临之沅江一带)等名胜景物随之暇迩闻名.

惜桃源观于隋末被兵所毁,但风光秀丽的桃源山,桃花山却依然烂漫在奔流不息桃川之滨,陶老先生勾勒的桃花源更深深地刻在世人的心中.当朝,应武陵郡.改郞洲.合临沅.沅南.汉寿3县为武陵县,桃花源属武陵县. 进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唐初,大约公元730年,于桃花源重建桃源观,并免除附近20户农民的徭税(公元748年)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户赋税.桃源观道人瞿柏庭,在颂迅宽桃源山建坛,和瞿仙馆.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桃花源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已具一定规模,并由官方确定下山界范围,据狄中立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所撰<桃源观山界记>称:东西阔七里,南北长九里,东至厮罗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廻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县."在唐代,桃花源进人初兴时期.特别是在元和初年(公元807年左右),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时常到桃花源浏览,题下<桃源佳致>并刻碑之后,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这晋代留下的名胜古迹和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为之向往和探寻.桃源观道士陈通微与道友王志言乞准武随陵太守,将桃源观改为石级祠坛,并配置多处建筑,使桃花源愈展名胜姿容.

由于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的深远影响,凡唐之著名诗人,文学家,士宦,道人等,对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几乎都向往顷心向往.据史记记载,在桃花源留下诗文的唐代名人多达四.五十名,其中有:孟浩然.张旭.王维.李白.刘长卿,刘禹锡.王昌龄,李群玉等.及至宋朝,桃花源得到了更大的开发与修复,成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宋太祖(公元963年),朝庭把有名胜古迹的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两岸地域从武陵县析出,另置一县,并以"桃源"为县名.其后不久,朗州改名为鼎州,桃源县境内桃花源遂属鼎城州.(公元1165年),鼎州改为常德府,桃源县及所辖桃花源随之属常德府,从宋初开始,桃花源大兴土木,广建道观.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朗州官奉诏修建五百仙人阁,竣工后命令名为望仙阁.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宋徵宗亲赐"桃川万寿宫"匾额.

元代89年中,因朝庭不重视,桃花源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和开发,反而在其末年顺帝在位时期(公元1333-1368年),被毁坏,这一时期,仍有不少著名文人来桃花源浏览题咏.如张斛.元好问等十人,写下了不少关于桃花源的诗文.

明代,桃花源时修时毁,时兴时废.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桃源住持道士尚维德在废墟上有所兴建.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刘禹锡所题"桃源佳致"碑,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590-1595)年,建成八方亭(即今方竹亭).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湖广按察使司分巡湖北道副使刘之龙嘱桃源县令魏以克于桃源洞前修建堂宇,约在明末清初(公元17世纪中叶),新建黄闻阁于黄闻山顶.与此同时,桃花源滨沅江一带的道观建筑群,又再次毁.随着时间推移,始建于晋的桃花源和陶渊明的<桃花源集>.整个时代,在桃花源留下姓名和有桃花源诗文作品问世的诗人多达68位之多,其中有王维.王守仁.袁宏道.李得阳.张镜心等.

历经清代260多年,桃花源陆续得以修复,但远不如唐宋兴盛时期.清初,邑人罗其鼎倡修渊明祠(又名靖节祠),并于祠前种桃树.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桃源知县王增华倡修桃川宫书院于桃川宫附近,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桃源知县屈宜伸增筑桃川宫书院围墙.同治元年(1862年)县人王道风,曾云樵等建成关圣宫.同治四年,桃源知孙桐生续修成大士阁.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桃源知县麻维绪刊陶潜.刘长卿.李白.王维.孟浩然.张旭.刘王建.王安石.苏试等14人题咏桃花源诗文城集贤祠内.光绪十四年,桃源知县余良栋开始清理在桃源洞,桃川宫前后左右的桃溪校经书院.光绪十七年大雨冰雹,渊明祠屋瓦碎落.知县余良栋建庙于大士阁后山顶,移奉渊明神主.交绪十八年,知县余良栋重修渊明祠,并布置亭阁,按陶诗,记题名为问津亭.穷林桥.延至馆.水源亭.桃花潭,渔人进入处.豁然台.寻契亭.高举阁.渔人辞去处.即出亭.向路桥十二处继明代桃花源道教文化面纱的"薄"化和陶潜文化本色的强化,清代往这方面跨进了一大步.乾隆高宗(公元1736年--1795年在位)所写桃花源的两首诗<凝桃花源中人送渔郎出源>.<凝渔郎复至桃源不复得路>,均以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为主体,据而咏叹抒怀.清代间,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到道光二十六年,不足百年间,就先后有桃花源大士阁住持僧一休,武陵秀才唐开韶和武陵胡绰,相继编成<桃花源洞天志>整个清代,文人墨客,更是纷纷亲临桃花源,仅有史记载者多达百余人,其中较有名气者如陈士本.罗人宗.李渔.查慎行.俞益谟.王文治.张百龄.陶汁.石达开等.

民国时期,桃花源也稍有修复和开发.民国三年(1914年),桃源知事杨瑞卿主持修梅道然人李贯在大士阁故址修建观宇.夏四月告成,规模比原阁有所扩大,题名桃花观,并将大士堂改名为"古隐君子之堂",以奉祀陶渊明像.民国32年(1943年),在县人国民党中委扩省参议长的倡议下,于桃花山大门建桃花源牌坊.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桃花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1959年,湖南省公布桃花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湖南省文物部门拨款修整穷林桥.玩月亭等建筑,并对桃花源其它古迹进行了修缮和油漆,1973年省文化部门也拨款修复桃花山牌坊,蹑风亭.集贤祠等建筑.1975年,桃花源文物管理所恢复.1976年重修桃花观山门.1977年县政府拨款建桃源佳致碑.1982年月日983年省文化部门拨款修复水源亭,新建碑廊,并将历代碑刻17方移至碑廊迈内.1983年春,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单位各级干部在桃花源种桃一星期共种4310株.1984年省水电拨款十万元,建怡然桥.1986年整修游路,再度维修蹑风亭.穷林桥筹建秦人宅宾馆.1988年湖南省政府公布桃花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列入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内.省文化部门拨款40万元,修复高举阁.1990年竣工.桃花源虽经文化大革命期间损毁,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展现出自明.清以来没有过的新规模,新容貌.新活力和新意境.

当时代步伐迈进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盛世春风吹绿了桃花源这方神奇的山水田园.从1991年至1997年,这7年成为桃花源历史上修复开发的又一鼎盛时期.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中共常德市,市政府,桃源县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了这次规模修复开发工作.1991年,批准成立了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由原来的股级升格为副处级管理机构.1991年冬至1992年春,完成了第一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花源跨国道大牌坊.渊明园.桃花湖.刘禹锡草堂.咏归亭.花影亭.双星亭.五柳湖.水府阁.问津亭.黄闻山庄.秦人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议堂.奉先祠.延至馆.自乐桥.奇踪馆.傩坛等景点.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完成了第二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川万寿宫(上宫).天宁碑院.悠然圆.八仙亭.秦城.秦人古洞.玄亭等景点.此外,还修建一批供食宿的宾馆.餐馆等旅游设施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1996年-1997年,展开了以挖掘桃花源文化内涵,开发沅水风光和完善景区功能配套为重点的第三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修整和配套了一部分景点,包括桃林.渊明祠.集贤祠桃花观.水府阁.观景台.天宁碑院.沅水风光线等处.7年时间,三期工程共投入10万平方米,封山育林300余公顷,植树50万株.2001年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桃花源的修复和开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使现在的桃花源的总面积扩大到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沅江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服务功能齐全,现有接待场所三处、宾馆5家,大小酒店87家,床位1020个,餐位1800多个。景区内,程控电话、移动通讯、邮政网络、医疗服务齐全。2001年,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示范单位。

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的举办了七届桃花源游园会和三届桃花节,引来了海内外商贾旅游,或探胜观光,度假休闲,或洽谈商贸,开发投资,使幽静之境,一顿闹市.古老的神秘的桃花源,正以崭新的时代风采,迈向未来,迈向新世纪.

求湖南常德出名的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一、刘海砍樵

这段爱情传说在湖南可以说家喻户晓,而随着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演绎和传唱,也为全国不少观众所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戏曲的发源地———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等。丝瓜井位于城内泮池街文条巷与丝瓜井巷交汇处。传说井水中有丝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样现出丝瓜影像,因而得名。临井而观,井口直径五尺余,深约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凉,久旱不竭。丝瓜井历史悠久,具体建于哪个时代,无从考证启碧。流传于常德民间的‘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源于刘海和胡秀英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

【刘海戏金蟾】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拦锋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

【刘海砍樵】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精,她炼成宝珠一颗,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时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回到家后,刘海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喜欢,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刘海于是去位于城中心的鸡鹅巷置办东西结婚。鸡鹅巷旁边有个小庙,庙里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带着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炼。他炼得一串金钱,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宝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罗汉见胡秀英和刘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带领弟子抢走了胡秀英的宝珠。胡秀英失去宝珠就会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罗汉,最终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到了宝珠。从此,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

二、桃花源

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为其诗《桃花源》之序)。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桃源行】

作者: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悄衡举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

王安石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 花 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1)桃花溪: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

(2)隐隐:隐约看不分明的样子。飞桥:桥高如凌空飞起。野烟:山野间的烟霭。

(3)石矶(ji基):水边突起的大石。西畔:西边。这两句说,远远望去飞桥为烟霭所遮,看不真切,到溪边大石西面去问问渔船上打鱼的人。

(4)尽日:终日。

(5)洞:指桃源洞。这两句是诗人问渔夫的话:只见桃花终日随着溪水流去,桃源洞究竟在桃共花溪的什么地方呢?

[简要评析]

以桃花源、桃花溪为题作诗行文始俑于东晋的陶渊明,之后有不少诗人都有取材桃花源、桃花溪来写诗的。这首《桃花溪》,表达了诗人对桃源一般幽雅隐居之处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作者自己高山隐士的人生志趣。说张旭本诗中透露出狂草收法艺术的气息,这是有根据的。你看,诗人在四句诗中安置八景,即“飞桥”、“野烟”、“石矶”、“渔船”、“桃花”、“流水”、“山洞”、“清溪”,便可视为草书中的重墨浓色部分,而“隐隐”、“隔”、“西畔”、“随”、“何处边”等均可视为草书中的疏旷部分。这两部分词语经用者有机组合,便如同草书中的讲究布局,注重定热,高下的俯爷呼应,左右的均衡对称,线条的粗细搭配,虚实的错落有致。这是其一。另外从诗的意境看,首句“隐隐”已是虚语,再衬以“飞”、“野”,便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速。二句的“问”字也不能小看其作用,据《桃花源记》载,此渔夫虽探过桃花源胜地,但待他再探时却已不知其洞在何处了,故问的结果只能是一片涉茫。三句更以桃花尽日漂流来反衬桃花源已无迹可求,于是就增加了诗作的空幻之意。未句则完全让人沉浸在一种疑虑之中,愈发使读者产生一种朦胧感。因此,归纳本诗意境合可得知作品充溢着诗人草书艺术那种空灵翼动的艺术氛围。因为诗人是一介书法家,因此,诗中表现出了狂放不的性格和飘逸浪漫的诗风,全诗重在“慨叹实无可以避世之地”,隐约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涉茫难求的惆怅心情,表现了对清幽环境的赞美和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人对心中理想境界的追求,有了桃花溪,尽在其中了。

[诗人简介]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 剑舞,称为“三绝”。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号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程度,如民间说的“入迷”。

三、七姑山的传说

鼎城区双桥坪乡有座七姑山,在临澧县柏枝乡境内也有座七姑山。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此地还是八百里洞庭湖的湖边,当地乡民亦农亦渔,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团结互助,和睦相处,虽不免辛劳,倒也安居乐业。

忽然有一年,湖中孽龙作怪,经常掀翻渔船,淹死渔民无数,卷起湖水浪千丈,淹没农田千顷,使他们既不敢下湖,也无法耕种,昔日丰衣足食,现在民不聊生。

天宫中居住的仙女不甘寂寞,结伴下凡,游五岳、逛武陵,这一日来到了洞庭湖,发现这里昔日的人间仙境变成了人间地狱,她们按落云头,仔细察看,所到之处乡民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纷纷向他们哭诉孽龙的种种劣行,乡民们的惨状激起了仙女们的极大义愤,她们顾不得天廷中不准插手人间事务的禁令,与孽龙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战胜了孽龙,打死龙子,并帮助子民围湖造田,使他们能够重新安居乐业。

龙王为报杀子之仇,上天告状,玉皇派天兵天将下界,把七仙女打落凡间,化作七座山峰,后人为纪念她们的善行,在山上建仙姑庙,常奉香火。另有传说仙姑们现在仍生活在山中。笔者在山上亲眼所见仙女洞中有如家居之所,一应俱全。

七姑山由此得名。

四、李白与常德

【李白与壶瓶山】

提起壶瓶山,人们自然会想起李白的诗句:“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这两句诗可说是对壶瓶山全景式的速写,气势磅礴,竟境美丽,眼界宽广,色彩鲜明,语言通俗易懂,正是李白的一贯诗风。

李白此诗写于何时?他为什么会到这偏僻的地方来?为什么此诗只有两句?

查木版印刷的《石门县志•山川志》壶瓶山条,发现有这样的记载:“县北三百余里,自关门山来,为石门及长乐、松滋、枝江、宜都诸山之祖。唐李白流放夜郎,经此,有‘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之句。”

2002年,笔者到壶瓶山采访,发现南坪云雾山南天寺故址的瓦砾堆中有石碑数块,其中一块乾隆年间的石牌的碑文中也提到这两句诗。

李白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是在他58岁(758年)时。此前两年,他在庐山被永王璘召为幕僚。就在这一年,永王璘与哥哥肃宗争帝位,第二年兵败,李白受株连,被逮捕后囚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经过当时的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及汾阳王郭子仪的大力营救,始得出狱。但唐肃宗还是给了他流放夜郎的处分。

李白流放夜郎走的是水路。“泛洞庭,上三峡至巫山。”可见是溯长江而上,未至夜郎。次年,59岁(759年)时,遇赦得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反映他获赦后愉快心情的诗句。

从九江到巫山,李白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即使当时坐木船逆流而上,也是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从他流放期间写的诗文来看,他虽是流放之身,行动、交往还是相当自由的。朝中官员有给他送衣物的,有同他书信来往的;沿途的地方官还热情宴请他,与他作诗唱和,有的还请他作文、作表。由此可知,肃宗并没限定他到夜郎的具体日期,他有较充足的时间由自己支配。途中,他在江夏(今武汉)停留的时间较长。有时,他还进入长江支流,舍船登岸,欣赏四周的风景名胜。长江有支流通壶瓶山下。唐时,石门壶瓶山地区属归州(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壶瓶山顶有菩提隘,有驻兵,有驿道通归州。由此看来,李白离开长江到壶瓶山还是比较方便的。

李白这两首诗当写于759年,即他遇赦的那一年。为什么他只留下两句诗呢?李白最早的诗集是《草堂集》,是族叔李阳冰给编辑的,他死前就借居在那儿。李阳冰时为安徽当涂县令,他在为《草堂集》作序时就谈到李白的著作在当时即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所谓“集无定卷,家家有之”。可见集中诗文许多是从民间搜集得来的。后来,有人补遗时,也收有只剩下两句的“断句”。由此看来,李白的这两句诗也是先在群众中口头流传,以后才被有识者记入《石门县志》的。

【李白与太白湖】

太白湖,坐落在汉寿县东北方的西湖垸境内,原有湖泊3万多亩,现存水面1万多亩。该湖原为洞庭湖西泽——赤沙湖的一部分,后来湖床淤积抬高,筑堤围垸,成为内湖。现与西洞庭湖区最大的湖泊——目平湖仅有一堤之隔。相传唐朝诗仙李白曾来此游览赋诗并留下“洞庭湖西秋月辉”的美丽诗篇,故以太白湖名之。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刑部侍郎李晔和中书舍人贾至,被奸臣诬陷。李晔被贬为岭南道(今广东)境内一名县尉,贾至被贬为岳州(今岳阳)司马。那时,李白因参与永王李麟谋反失败,被流放夜郎。不久遇赦释回,经江夏,在岳阳小憩,与李晔、贾至相逢。李白便邀他们载酒泛舟洞庭。

一个天晴日朗的日子,一叶扁舟载着李白等人,迎着洞庭湖的湖光山色,无拘无束地在湖上漫游,黄昏时刻来到了赤沙湖西。当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大好季节,秋风箫瑟,湖水澄碧,皓月当空,鸿雁南归。这难得的良宵美景激起诗人心中的万丈诗涛。贾至首先赋诗: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李白十分理解他俩人的心情,奉劝他们要开朗豁达,一连赋诗五首,兹录其三: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九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无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人秋衣。

李白的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秋景,也反映了诗人渴望重返长安的心情。他当时的这种想法自然落空了,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是不会这样尊重人才的。

李白等人泛舟洞庭的诗篇广为流传,不少文人来此游湖赋诗。清人童悟盛的“太白湖怀古”和曾启第的“太白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兹依序抄录如下:

太白湖怀古

渺渺平湖似不流,绿柏枝系钓鱼舟。

仙人何处骑黄鹤,远浦无心起白鸥。

曲里梅花江上笛,水边篱落酒家楼。

相思第一风流客,露冷青衫月似钩。

太白湖

太白湖中明月孤,月邀太白影全无。

我来独醉湖中月,月喜余真太白徒。

今日的太白湖,是汉寿县莲、鱼、鳖、珠的重要产区,湖中盛产的水中皇族——“中华鳖”,美誉世界。每到春夏季节,大自然把太白湖扮得分外妖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诗句,已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啊!太白湖的诗情画意,更胜当年。如果李谪仙在天有灵,故地重游,一定会诗兴大发,放声咏赞吧!

【李白与木瓜山】

乾元元年(758年)秋,李白流放夜郎(在今湖南新晃县境)时途经常德,在木瓜山小住了几天。据《嘉庆常德府志》记载:“木瓜山,府东十五里。唐李白谪夜郎过此,有诗。”诗为《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李白在诗中深切地表达了流放中的凄楚之情。诗的前两句借眼前之景泻怀中之意。清晨见到温暖的太阳冉冉升起,傍晚看到欢快的鸟儿相继归巢,这应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其实这一切都是诗人在流放途中自然而生的渴求。他是多么希翼朝廷像太阳一样温暖自己,招回远方的自己,多么渴望自己能像鸟儿归巢一样幸福地回到亲人身边。但现实是冰冷残酷的。从诗人的美好梦想中回归到现实,我们看到的是他从早到晚的孤独枯坐的情景。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感。木瓜秋季成熟,其味酸涩。诗人内心本来就酸楚,还要面对结满木瓜的木瓜山。真是“酸”上加“酸”,酸楚无比。

李白在木瓜山停留了几天,留下了一首无限酸楚的诗篇,构成了常德迁谪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真可谓:诗人不幸常德幸。

至于“木瓜山”的称呼,今天已经听不到了。“木瓜山”在哪里?一些专家认为,它应在德山孤峰岭一带。至于具体指哪一座山岭,现在还有待考证,有必要考证。

刘禹锡与司马楼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汉寿城春望

【正文】:(序)古荆州刺史亭,其下有子胥庙兼楚王故坟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 要路津:交通要道。

王昌龄答五陵太守(即武陵太守)

答五陵太守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作者】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西太原人。生于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约卒于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享年约六十岁。曾任江宁丞,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晚年不拘小节,数次被贬(降低官位)到荒僻远地。其诗多为边塞风光,为著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的美誉,与李白并称。

【注释】

(1)答五陵太守:告别时奉答五陵(今湖南常德)太守的诗句。

(2)仗剑:凭着手中的宝剑。

(3)微躯:卑微的身体。

(4)敢:敬,含有冒昧之意。

(5)大梁客:指战国时代魏国隐士侯赢,年七十受知于公子信陵君,奉为上宾。曾献计公子杀将军矫令出兵救赵,威震天下;侯赢则在公子到达军中的时候自杀谢罪。

(6)信陵:指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的少子,仁而下士,食客三千人,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

【语译】

我凭着手中的宝剑走遍了千山万水,虽然身份卑微,但是有句冒昧的话想禀告你。你曾经把我当作大梁客来礼遇,我也会像侯赢一样,不会辜负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湖南的桃花源和武陵源,都与哪篇文章有关?

您好!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湖南常德桃源县的桃花源,名字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猜歼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的武陵源,名字源于王维的《归田赋》---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希望您圆历得穗腔冲到了满意的答复,有时间来这边实地体验一下两地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