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百科

云飞百科

乌兰布通之战:康熙麾下的清军真的击破了噶尔丹的“驼城”... 乌兰布通大草原

历史常识 0

1.清朝用兵几年平定了噶尔丹叛乱?

三征噶尔丹,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键皮的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大破噶尔丹以万余骆驼组成的防御营地稿灶差(驼城),噶尔丹败归科布多,伺机而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昭莫多之战,清军歼敌数千,击溃噶尔丹主力军队,噶尔丹兵败流窜,众叛亲离,绝望而死。

是辩稿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

为何感觉噶尔丹很容易就被康熙打败,噶尔丹不是实力堪比清朝吗?

准噶尔汗国是蒙古人所建立的最后一个草原帝国,其巅峰时期控制着西蒙古和整个新疆地区,与清帝国前后对峙了一百多年。

自元朝被明军赶出中原之后,蒙古高原就分裂成了“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两大部分。厄鲁特蒙古在明代被称之为“瓦剌”,当年制造土木堡惨案的也先就是该部盟主。

到了明朝后期,厄鲁特蒙古共有五大部族,分别是: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各部落首领主要都是外姓,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与厄鲁特蒙古不同,喀尔喀蒙古(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外蒙古),其首领大多是黄金家族后裔,而蒙古大汗的位子也一直由喀尔喀蒙古把持着。

“厄鲁特蒙古”链森和“喀尔喀蒙古”就如同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是蒙古民族的大分裂时代,而也正是由于蒙古人的不统一,才给了清朝征服蒙古的机会。

从明朝建立开始,厄鲁特和喀尔喀就开始互相征伐,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双方也未分胜负。后来随着清帝国的崛起,喀尔喀蒙古东部和南部地区被清军降服,形成了纳唤衡后来的内蒙古。而在征服内蒙古的过程中,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也被清军击败,后来病死在了青海,其子向多尔衮投降并献出了传国玉玺,大蒙古帝国正式灭亡。

林丹汗死后,蒙古群龙无首迫于清军的强大,“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均向清朝称臣,而此时的清朝忙于平定关内地区,于是对“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都非常拉拢。

而就在明末清初之际,厄鲁特蒙古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崛起,到1671年噶尔丹成为准噶尔部台吉(台吉类似于汉人的藩王、国王,比大汗低一级)。

噶尔丹继位后先是击败了厄鲁特蒙古的盟主,和硕部大汗鄂齐尔图,自己也开始称汗,正式建立准噶尔汗国,成为厄鲁特蒙古的新盟主。紧接着他又向南灭掉了苟延残喘的东察合台汗国,向东击败了哈萨克汗国,将整个新疆和蒙古西部纳入自己的版图。

在统一厄鲁特蒙古后,噶尔丹准备效仿成吉思汗,开始了统一全蒙古的军事行动。(清朝初年,准噶尔汗国与喀尔喀蒙古和大清帝国)

1688年噶尔丹率兵3万进入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诸部不敌噶尔丹,纷纷逃亡内蒙古地区,向大清皇帝求救。康熙帝在接到求救之后派遣2万多人前去迎敌。

此时距离清兵入关已经过去40年了,八旗的战斗力真的大不如前了,面对着强悍的准噶尔骑兵,清军在乌尔会河遭遇惨败,康熙帝闻之大惊,而噶尔丹在获胜之后立即率军南下,直扑北京。

(噶尔丹最巅峰时期的版图)

噶尔丹南下的消息震动清廷,康熙下令京师戒严,之后迅速总计动员了10万大军前去迎战。

面对着康熙的亲征,噶尔丹没有一丝的恐惧,在他眼中,此时此刻的局势像极了470多年前“野狐岭之战”。

公元1211年,蒙古人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内蒙古的野狐岭击败了金国40万大军,正式拉开了灭金战争,而建立金国的女真人就是满人的祖先。如今时过境迁,蒙古再度与“女真人”进行大战,噶尔丹试图复制成吉思汗的成功。

1690年,10万清军与3万准噶尔军在内蒙古东部的乌兰布通展开血战。不过由于感染痢疾,康熙并没有亲自上阵,此战清军统帅是康熙帝的亲哥—洞做—和硕裕亲王福全。

对于“乌兰布通之战”,今天很多人都认为是清军大胜,各路史书将噶尔丹的“驼城战术”损地是一无是处,不堪一击。

但其实清军并没有打赢噶尔丹,虽然最后噶尔丹选择撤退,但主要是因为噶尔丹的弹药用光了。而清军则完全是靠着人多,枪多,大炮多的优势,生生地把噶尔丹给“耗”跑了。

根据随军传教士的记载,清军在野战肉搏中被蒙古人打得是七荤八素,根本没有了当年吊打明军的风采,而“满人男子满万,则天下无敌”的神话也从此成为一个传说。

战后统计,清军的伤亡远远大于准军,就连康熙的大舅子佟国纲也在冲锋中阵亡了,这令康熙大为悲恸。而反观噶尔丹,仅仅损失了2000多人,伤亡并不大。不过倒霉的是,噶尔丹在撤退的路途中遭遇了瘟疫,数千名士兵病死,损失甚至超过了与清军的交战。

此战噶尔丹最大的失误就是兵力太少!即便他的军队骁勇善战,但是仅以三万人就想复制成吉思汗的成功,实在有些困难。要知道,当年成吉思汗可是集结了10万大军才敢与大金帝国开战的,而清军当年进攻大明的时候也至少有6万人。相比之下,噶尔丹的区区3万人真的不够用。

很显然,噶尔丹与成吉思汗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物,噶尔丹太狂妄了,他在没有完全统一蒙古的情况下就贸然与清帝国开战,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

当然,噶尔丹也有自己的苦衷。

就在他与清军交战之前,噶尔丹的后院突然着火了,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他举兵东进之时抄了他的老家,让噶尔丹失去了根据地。

这时噶尔丹最应该做的就是立即回去平叛,但噶尔丹狂妄地认为只要向东打败清朝,策妄阿拉布坦就不足为虑,因此执意前行。

其实在第一次击败清军之后,噶尔丹是可以乘胜与清廷议和的,这样他就可以稳固自己在喀尔喀蒙古的统治,耐心地增强自己的实力。

而就算是清庭不接受议和并发兵来攻打他,凭借噶尔丹军队的战斗力,只要他不主动出击,躲在草原深处以逸待劳,便可以击败劳师远来的清军,以战逼和。等到日后自己的统治稳固下来再出兵伐清,那时胜算会高很多。

不过第一次击败清军的胜利冲昏了噶尔丹的头脑,他认为清军不过如此,于是希望一鼓作气拿下北京。但他忘了自己总共只有三万人,这么点人是不可能消灭大清帝国的,最后他受阻于乌兰布通。

在乌兰布通战斗结束后,噶尔丹向西退去,但此时他的实力尚在,仍旧没有放弃进攻清帝国的想法。而他的对手康熙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儿,康熙深刻地了解噶尔丹的威胁,在经过了几年准备之后,康熙决定出击噶尔丹。

1696年,清军投入8万人在昭莫多(今蒙古国首都乌拉巴托附近)成功伏击了噶尔丹,而噶尔丹由于人少(还是只有3万),没能顶住清军的围殴。

(昭莫多之战示意图)

这一仗噶尔丹实打实地遭到了重创,从此一蹶不振。但是从战争过程来看,清军赢得也不轻松,面对着兵力远少于自己的噶尔丹,清军只敢伏击战,而斩敌首级不过2000棵,俘虏也只有几百个。

昭莫多之战失败后,噶尔丹依旧拒绝投降,而清军则是继续穷追猛打,噶尔丹最终于一年之后病死在了科布多的阿察阿穆塔台(一说是服毒自杀),终年53岁。

乌兰布通之战发生在哪里?

清朝入关后,建立起全国的中央统治政权,为了集中力量先稳固其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对分布在中国西部、北部广阔边疆地域的漠西蒙古采取了安抚羁縻的政策。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游牧于天山以北地区,分为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四部当中,尤以准噶尔部最为强盛,仗势凌压蚕食其他各部,先后迫使土尔扈特部转牧伏尔加河流域,和硕特部迁居青海,又出兵征服了杜尔伯特部。17世纪后半叶,在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它们发展成一支十分强大的割据势力,控制着天山南北,威胁青海、西藏和漠北蒙古,成为巩固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的严重阻碍。康熙首征噶尔丹出师图

康熙二十六年(1687),噶尔丹经过长期准备,率骑兵三万侵入漠北蒙古(喀尔喀)腹地。康熙皇帝闻讯大怒,遣使要噶尔丹退还其所侵占的土地与掠获的人口畜产,并退回自己的辖地。但是,噶尔丹此时已经头脑发胀,根本不把康熙帝的诏书放在眼里。为了进一步扩充实力,噶尔丹还开始与沙皇俄国进行勾结。当时清廷正在与俄国举行尼布楚条约谈判,要求收复被俄国侵占的中国领土,噶尔丹派密使去见伊尔库茨克总督戈洛文,请求俄军与噶尔丹军队合作。噶尔丹在给戈洛文的信中说,俄国侵略军可以和他并肩作战。噶尔丹甚至丧心病狂地以出卖祖国神圣领土来博取侵略者的青睐,他在对使臣的指示中竟胡说什么“阿尔巴津(即雅克萨)建寨的地方原本是蒙古的,不是博格达汗(指清朝皇帝)的”,而统辖蒙古人和这个地区的是他——博硕克图汗,“倘若沙皇陛下有意拆吵在这里建立城堡,博硕克图汗愿意将这个地区让给陛下”。而戈洛文的复信中,则“保证以俄国军队的相应行动支持”,并派人到噶尔丹处,“继续就可能共同出兵一事进行谈判”。

清王朝的统治者对噶尔丹叛乱其实早就有所警惕。当时清廷正忙于在南方平定“三藩”、在东北抗击沙俄侵略者,尚无能力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仍时刻密切注视着西北地区噶尔丹势力的发展。早在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就派人至甘肃一带探听消息,不时回报朝廷。清朝统治集团一直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少数民族之间的纠纷,力求避免使用战争手段。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派大臣到准噶尔,抚慰噶尔丹并赏赐物品圆枝,要求其橘御敏服从中央命令,与各部友好相处。当时的噶尔丹羽翼未丰,与沙皇俄国也还没有达成勾结,不敢显露叛乱的形迹,装出一副十分恭顺的样子。噶尔丹双膝跪地领受诏书,并矢志服从清朝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再表示“我并无自外于中华皇帝”,“向在中华皇帝道法之中,不敢妄行”。直到他依仗沙皇俄国的支持,悍然入侵漠北蒙古,康熙帝才知道噶尔丹不仅是个不听诏命的边疆逆臣,而且欲勾引外敌背叛祖国,因而决心对其进行讨伐。

发兵前,康熙帝先召见了在京的沙俄使臣,警告沙俄不得支持噶尔丹叛乱,并趁噶尔丹集中大军于漠北,后方空虚之际,资助逃亡在吐鲁番的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西归伊犁,册封其为准噶尔新汗,使噶尔丹在漠北成了如同春秋时期赴会黄池的吴王夫差式的人物。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引军两万余,举兵南犯,深入内蒙的乌珠穆沁。清廷理藩院尚书阿尔尼,正以钦差名义巡视察哈尔北部,他立即集合漠南蒙古各部迎战。两军在乌尔会河打了一仗。噶尔丹先是佯败,沿途抛弃大批牲畜帐幕。蒙古兵们贪利争夺,队伍错乱,噶尔丹趁机返身攻打回来,阿尔尼猝不及防,被他杀得大败,五百多辆大车及全部辎重被噶尔丹悉数掳去。

乌兰布通古战场遗址噶尔丹初战获胜,更加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率军直逼乌兰布通(今内蒙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南境),距北京只有七百里之遥。京师震动,人心惶惶,老百姓抢购粮食,米价一度升至三两白银一斤。而清廷也急忙调兵遣将,康熙皇帝一面命令阿尔尼严加警戒,等候大军来援;一面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以裕亲王福全(康熙之兄)为抚远大将军,率左翼军出古北口,以恭亲王常宁(康熙之弟)为安北大将军,率右翼军出喜峰口。康熙帝亲自出塞,准备御驾亲征,后因病停驻在波罗和屯(今河北隆化),指挥各路大军进剿。

叛乱军队很快即面临清左、右翼军的夹攻,噶尔丹很是惊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身边的一位谋士献上一计,使噶尔丹大喜过望。原来乌兰布通依山傍水,谋士建议在山坳水源处建立一座“驼城”,阻挡清军的进攻,拟待后续援军到来后再发动攻势。于是噶尔丹下令将随军所带的万余峰骆驼环列起来卧倒在地,背加箱垛,蒙上湿毡,环成一圈如同栅栏,士兵们则隐藏在垛隙中打冷枪。开始清军对“驼城”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后来,康熙帝从北京调来火炮,决定用火炮轰开“驼城”。

八月一日,清军开始向乌兰布通发起进攻,“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迳攻中坚”。这次战役打得十分激烈,炮声隆隆,声震天地。据当时一个外国传教士记述:这次“大战以大炮火枪互轰开始,继而两军士卒肉搏”,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在清军的英勇进攻下,噶尔丹的“驼城”终于被攻破,由于骆驼的脚都被拴在了一起,清军专门派出一个小分队,搬开死去的骆驼,打开缺口,大军乘势进击,大败叛军。噶尔丹军力不支,趁夜黑向北逃遁。清军的伤亡也很惨重,康熙帝的舅舅佟国纲中枪身亡。狡诈的噶尔丹兵败后,施用缓兵之计,曾派人向裕亲王福全谢罪,发誓不再侵犯东土,永为清朝边疆守臣。福全奏报康熙帝,康熙未予理睬,命令继续追击。但作为清军前线统帅的福全,在惧战、妥协的思想指导下,未能乘胜追剿,致使噶尔丹逃走。噶尔丹军北渡西辽河后,疾奔大兴安岭,过大漠西遁而去。

噶尔丹自乌兰布通败归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元气大伤,西攻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未胜,北联沙俄亦遭拒绝,只好遣使南至归化,再次向清廷入贡请降。康熙帝召噶尔丹来京,噶尔丹不敢前往,亦不再与清廷联系,而以科布多为根据地,招集流亡,休养生息。康熙帝知道噶尔丹并非真心归降,为了进一步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中国北部边防,他一面组织在木兰行围习武,秣马厉兵,教营伍,练攻战,激励将士,赏罚分明,以提高士气和战斗力;一面对散漫无纪的漠南、漠北蒙古各部进行整顿。

乌兰布通一战之后,康熙帝亲自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今内蒙正蓝旗东北)会盟,联合各部力量,以进一步统一漠北地区。多伦诺尔地势平旷,饶有水草,向来是“内外札萨克来朝者,道里适中”之所。康熙三十年(1691)四月,康熙皇帝自北京出发,亲率上三旗官兵,出古北口,溯滦河而上;下五旗官兵出独石口,会师于多伦诺尔。参加会盟的清军,布营设哨,军容威武,气势雄壮。内外蒙古各部首领早已在会阅之地百里以外,听候传谕。康熙帝首先调解了各部之间的宿怨和纠纷。在调解了他们的纷争之后,首领们被逐次引进御帐,朝见大清皇帝,共进御宴,奏乐进茶,在隆重和睦的气氛中,举行了会盟大典。会上,康熙帝郑重宣布:保留各部首领的汗号,取消蒙古贵族原来的济农、诺颜的名号,按满洲贵族的封号,各赐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爵位。其军事行政体系也如满洲八旗一样,实行旗兵制,旗下设参领、佐领,从而结束了蒙古各部长期以来没有法度、不能约束、以强凌弱、自相劫夺的混乱局面,加强和巩固了中央对大漠各部的管辖。

多伦诺尔会盟对于加强中国统一,巩固北部边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清王朝中央与内外蒙古的关系。正如康熙帝所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即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巩固。”

乌兰布通之战与多伦诺尔会盟以后,清军和噶尔丹又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打了一仗,此战基本上消灭了叛军的主要力量。不久,众叛亲离的噶尔丹,因精锐丧尽,妻死子虏,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杀。清王朝在康熙帝三次亲征后,终于取得了平叛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北部边防的巩固。

乌兰布通古战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