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百科

云飞百科

清代诗人吴兆骞生平简介 清代诗人吴兆骞生平简介图片

历史常识 470

清代词曲的发展

沿至晚清,词学成就远迈前代,人们对清词的自信也日益增强。沈曾植《疆村校词图序》、徐珂《清代词学概论》、王易《词曲史》、吴梅《词学通论》等都持同样看法。叶恭绰《清代词学之摄影》更具体分析了清词能上接两宋的原因,一在托体尊,二在审律严,并宣称:“我看清代文学多不能超越前代的。

清代诗人吴兆骞生平简介 清代诗人吴兆骞生平简介图片

张惠言(公元1761—1802年),字皋文,号茗柯,江苏武进人。他是学者兼词人,创建了“常州词派”,并编选《词选》一书,对清词的发展有过积极影响。其《风流子》(出关见桃花),风格劲健,感情细腻,可代表他的风格。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嶂东还。

词曲,作为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的特殊形式,起源于调子和节拍的结合。它是音乐旋律与文字歌词的紧密结合体,发展道路主要遵循;由乐定词;的原则。宋朝王应麟在其著作《困学纪闻·评诗》中提到,词曲被视为古代乐府的延伸,标志着其艺术发展的晚期阶段。

宋词 进入宋代以后,名家辈出,经历了词的繁荣时期,词的创作在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手中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与发展。宋词得与唐诗并称,被后人尊为一代文学之胜。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

明末清初,昆山腔因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昆、弋争胜形势下表演艺术的精进 ,仍能维持领袖剧坛的余势;弋阳诸腔则在民间广泛流传,发展为许多新的地方戏曲声腔。

请说出2位清朝诗人

吴兆骞(1631~1684) 清初诗人。字汉槎,号季子。吴江(今属江苏省)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以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20余年。友人顾贞观为他求援于纳兰性德,经性德父明珠活动,又以献《长白山赋》为康熙帝赏识,康熙二十年(1681)被允许纳资赎归。归家后,又游京师,死于京师旅舍。

朝代:清代 作品数:2篇 诗人简介:陈韶,[清]字九仪,号花南,一作华南,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为台州通制。工诗画,游迹遍齐、秦、燕、赵、楚、蔡,后居西湖梅庄,与华秋槎、鲍涤饮(廷博)诸子结诗会。所写山水,亦有诗。

清代十大著名诗人是:钱谦益,吴伟业,顾炎武,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洪升,孔尚任,王士祯,查慎行。钱谦益(Chien Chien-yi):钱谦益(1913年-1992年)是中国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他在中国社会学界有较高的声誉,并在中国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顾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誉为亭林先生。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横跨明清两代,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王士祯:字子美,号渔阳,山东济南人。他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而闻名于世。

吴兆骞《帐夜》翻译及赏析

1、译文:落月斜下,穹庐似的帐篷就着山势而建, 孤单的客居之人只能梦回家乡而自己却尚在天涯之处。大雁已经往南(作者居北地 ,雁应往南飞)飞,草却还如往年一样覆 盖着白雪,人已经老却。榆树泛黄,只能 夜夜听笳声。驿站通往南国的陆有几条, 北方是风沙云卷。

2、意思是屋顶连着山峰看到了月亮落下。出自:清代吴兆骞的《帐夜》原文: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译文:屋顶连着山峰看到了月亮落下,梦里回到年轻的时候一个人闯天涯。大雁南飞,每年都要下雪,人老了之后每晚都睡不着。

3、翻译:落月斜下,穹庐似的帐篷顺着山势而建,孤单的客居之人只能在梦里回到自己的家乡,醒来却尚在天涯之处。大雁南飞,白雪如同往年一样覆盖在草地上,而人却已将衰老,榆树泛黄,只能夜夜听笳声。驿站通往南国的道路有几条,北方是风沙云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