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百科

云飞百科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是什么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作用

历史常识 0

一、第三次长沙会战,是谁指挥的?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持续时间大致是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第三次长沙会战最终取得了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1.相关背景。第二次长沙会战失败后,日军调集5个多师团、10万余人的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 在第三次南岳会议后,薛岳和第9战区积备战, 再三强调防守长沙等处的重要性。薛岳根据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在湘北实行后退决战的战略,提出“天炉战法”依托预设阵地逐次抵抗,诱敌深入。此战让日军伤亡惨重,也让薛岳一战成名。

2.战争意义掘升橡。 此战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我国军队与日军交战取得的首场战役胜利,对外判旁都产笑态生了积的影响。对提高军队士气,支援英美军队在香港和东南亚的作战,也起到的促进作用。 此次战争日军参战27个步兵大队,参战总兵力约3万余人,伤亡5000人左右,伤亡占到了参战人数的将近20%。可以说是很高的伤亡比例了。

3.战争细节。12月23日日军进攻时,天上突降雨雪,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路面泥泞,喝水湍急。大大影响了日军的机械化兵团威力,也让日军的空中优势无从发挥。可见天时地利都是在帮助中国军队取得胜利。另外此次参战的日本的第六师团更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曾被视为日军第一精锐。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第六师团投入了大量军队主力,战后也是伤亡惨重。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报仇了雪恨。

二、第三次长沙会战

“大拉锯”之三的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中 13月 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日军以驻广州的第 23军进攻香港。为牵制中国军队,配合香港作战,使中国军队不能向广东机动,日军遂发动第三次向长沙的进攻。

日军投入的兵力为第3、第6、第40师团、独立混成第 9旅团和 3个支队,较第二次进攻长沙略少,只打算前出至汩罗江南北,达到牵制目的即返转。中国第 9战区在长沙以北及念蔽笑周边部署的兵力为9、第27、第30集团军 10个军约 30万人,根据前两次会战经验,对纵深伏击、反击作了较充分的准备。12月 23日,日军开始向新墙河以南进攻,24日突破守军防御,守军一部坚持南岸据点,一部向后转移。28日,日军企图强渡汩罗江,遭守军有仔含力抵抗,日军以 3个师团合力猛攻,终于突过汩罗江。29日,日军第 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改变原来的作战决心,命令各师团继续向长沙攻击前进。31日,日军逼近长沙,1942年1月l日开始攻城,第 9战区以0军和第73军一部坚守城区,同时命令位于外线侧翼的部队取合围态势向长沙开进,切断日军后路。日军运输并仔线被阻,粮食弹药供应不上,只好空投救急,但数量有限,难以持久,3日晚开始撤退,但途中不断受到中国军队的追击、伏击和截击,比进攻时更加困难。直到 1月 15日,付出重大伤亡,才撤回到新墙河以北。

这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正是猖狂得意之时,接连打败美、英军队,向前推进,惟独在长沙吃了败仗。当时的英国报纸评论说:“在远东阴雾密布中,只有长沙上空光彩夺目。”这次“拉锯”,日军伤亡 5万多人。